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现状和发展
发布时间:2016-03-23 18:27:40 点击率:
资本集结,跑马圈地,车队扩容,貌似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发展的盛世图景。在流动性过剩的中国,谁都难以控制资本的冲动,但是我们有责任将这个新兴行业引向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。 相比于欧美已有百年历史的汽车租赁业,中国汽车租赁行业不过是少儿期,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甚至发展瓶颈。 (一)企业融资相对困难,车辆更新能力差。租车行业总体上是资本投入型的产业,融资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其行业地位,目前排名靠前的几家企业,均是有几轮私募资金或风险投资的注入。而大老数中小企业由于很难通过银行渠道获得贷款支持,所以汽车租赁行业仅凭自有资金,普遍存在更新能力差的问题。目前,八成多的企业自有车辆少于50辆,大多数企业正式员工不足五人,前十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0%,行业的集中度比较低。 (二)承租成本相对较高与租车企业利润低并存。租车行业属于高风险、高成本、低回报的微利行业,车辆折旧速度快,特别是北京还实行租赁车辆八年强制报废,加上停车及保养成本、人员工资、办公费用、营销费用,特别在近期趋于恶性的降价竞争下,利润率更是薄得可怜。即使是这样,相当于中低档车新车销售价格0.2%至0.3%的日租赁价格,在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还不高的情况下,承租者仍然觉得租车费用较高,确实同车型的中国平均租赁价格还要略高于美国。 (三)行业管理不到位,政策法规不够完善。目前,全国层面的行业政策管理规定只有交通部1998年颁布的《汽车租赁业管理暂行规定》和中国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2001年通过的《汽车租赁行业行规行约》,前者属于部门规章,后者只是行业规范,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或地方行业协会的规章,法律层次和效力明显不高,这些都制约了租赁车辆异地运营、联网运营业务的拓展。再有,由于汽车租赁合同尚无规范性文本,承租者如遇交通违章、肇事逃逸以及车辆报损等方面问题,与租车公司、保险公司及第三者达成一致比较困难。此外,由于中国征信体系尚不完善,租车诈骗案件频发。 (四)大众消费习惯和行为能力还不够适应。就目前发展水平,中国人的平均驾驶经验远比国外要少,对不同车型适应能力也要比国外要差。中国汽车价格与承租者的收入比还要远大于欧美国家,中国汽车车型却要比欧美多很多,且性能差异比较大,特别是还混杂着大量的二手车。面对不菲的租车破损赔偿,承租者每次租车都要进行较长时间的验车过程,甚至为规避危险,不是不敢轻易租车,或者甘愿选择代驾而非自驾。 (五)一线城市受限多,中小城市市场尚未成熟。随着交通拥堵益发严重,上海、北京等一线城市相继推出限车措施,不仅车牌取得成本提高(当然包括北京的时间机会成本),而且对外地牌照进行交通管制,工作日高峰时段,外地车不能走上海高架,不能进北京五环,宁波、成都都在考虑要成为限车政策的后继者。前段时间,神州租车提出要在廊坊建立运营中心的战略决策,其营运车辆的牌照特别是新增车辆的牌照,如果上北京牌同样要苦等稀缺的摇号号码资源,如果上河北牌,势必还将受到进京限制。中小城市
上一个:我国汽车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
下一个:没有了
返 回